9月是特殊的一个月。这个月是Kiya找工作、预备毕业的一个月,是Kiya参加MBA program整整一年,完成学业的后期待收获的一个月;当然也是我心理预期着该做出下一个计划抉择的关键的一个时间点。
这一年其实回想起来过得挺快:我是上班下班,累了躺,忙了加班,一个人的时候满世界找法国电影看,实在憋的慌就等兮兮睡着了去旁边的电影院看夜场电影。虽说,肩颈更僵硬了,L4/5的脊椎更容易疼了,白发更多了,镜子中的自己更让自己叹息了,但是,毕竟,还勉强还能扛得住,再说了,到了这个阶段、这个年龄段,谁不是扛着呢?
兮兮的表现也不一样。
兮兮明显长大了,有了脾气,也有了不好的生活习惯。英语学了将近一年,所获不多;而我也明显觉得我陪她辅导的时间很少,辅导的时候也是脾气不好,容易着急。这从兮兮不听话也能反忖出我的教育的问题。这个周末,让我更加生气的是,兮兮表现出一种见到喜欢的人就抱着人家、粘着人家趋势,英语课上的老师、轮滑课上的老师等等,而这种表现在我看来,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课堂和学到知识,而更让我不太理解的是,难道,这是一种缺乏母爱的外在表现吗?
不知道。而就是这样的不知道,分分钟的在影响我的情绪。
还想说的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三口之家的欠缺,也影响着方方面面。我晚上8点回家躺,吃几口或者喝几口成为我的习惯,家里乱,也管不过来,没有力气去收拾打扫,能做到的也仅仅是每周一次的打扫收拾。仅此而已。
这里是08年以来我们建立的家,但是眼睁睁开着不如自己的意,却也是力不从心、无力改善;或者这才是最让人心怀郁闷的地方。
或者,我从心里是希望Kiya能毕业了就回到上海的。看看我对Kiya说的这些语无伦次的话:
我不知道怎么规划你在香港或者别的地方工作的后续安排,我只是觉得,我也想,你回上海比较好,对于兮兮和这个家,比较好。
如果你能找到在法国的工作,那么呆在你喜欢的地方,我是支持的,但是兮兮和我怎么处理,我还不知道,那是一条要下定决心很复杂的道路,比如再法国工作签证再呆几年。如果不能留在法国,去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为什么不回上海找工作,我没有很大的把握既能工作又能照顾好兮兮,除非有坚决的选择说,比如移民,但是这又是超级复杂的事情,没有好好规划是很难办到的。
读了一年后,我知道你是期待很多的,回想最初决定出去读书的期望是什么?在静安顶不住压力需要去深造,也意识到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充电,现在你学到了知识了,也知道了外面的机会,但是这是已经过去一年所有的人付出的代价。接下来呢?再继续这样的方式吗?一年?或许,我始终觉得,除非移民,否则没有别的更多的选择,因为我们有兮兮,还有这个八十几平米的家。
坦白说,Ki ya也不知道怎么办:
我知道这过去一年很不容易,突然也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如何是好。
但是,这个话题,我是觉得需要积极跟Kiya讨论、沟通的。因为,打心里觉得,所有这些选择,以及未来将做出的选择,都是由我跟Kiya的内在决定的。
正巧,这几天在看的短篇小说里有一段文字:
9月17号,Kiya去了罗马参加为期一周的游学,住宿 airbnb.
出发的早上Kiya拍的照片,这样反着看这些文字还挺有意思:
里昂Lyon:
而我上面那些话本想憋着,等她回lyon之后再说的,但终究没憋住:9月18号,10点不到我就关灯躺下后,想想还是决定说出来了。
或许,香港也是一个可以选择的选项,至少作为跳板和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