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箱里留着些曾经想记录的几句话和一些啰嗦,都很片段,但又不舍得删掉,只得在过去一些天后重新翻出来修改下补发出来。
说好的这个网站是便于kiya和我相隔两地的情况下互相沟通记录的,但实际上kiya每天课业、学业连睡觉时间都不能保证,更别说来这里写她的故事、思想和分享了;而我是个变相的“自闭”患者,敏感而又啰嗦,所以两个多月过去,这里逐渐沦为了我一个人的吐槽记录之地。
今天是十一长——假的第五天,我跟兮兮在外公外婆家,早上醒了又睡,睡了又醒。起来发现外公外婆都出门跳舞去了。
起床看着兮兮,就有种在外地住酒店的感觉。
昨天开车跑了趟西塘。十年前跟Kiya去过一次,那时的西塘影子已经模糊,但这次再去,一样的臭豆腐,一样的烤串,一样的人山人海,不一样的是面对这一切的厌恶透顶的心情。
人们有钱了,有了旅游意识,但或许是中国人的数量实在是太多吧,蝼蚁般无处可去,到哪里都是人潮人海。这么大的数量,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掉。想起朋友圈里有人提起,接下来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们成长成为巨型国企后,接下来的五年,应该就是要解决日益增长的信息、物质享有量的同时,内心精神文化缺乏和提高、引导和普及的矛盾。
早上八点十分出发去西塘,下午三点往家赶,晚上吃过晚饭躺着看了一部《麻烦家族》国产喜剧片。
奶奶终于受不了爷爷的琐碎恶习,提出离婚,四世同堂的家庭会议,也让各家的矛盾凸显,一副分崩离析的趋势,而爷爷的突发病却又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回来。最后的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爷爷道了歉,奶奶回心转意撕了离婚协议书。奶奶作为整个事件的触发者,后来为什么会做出退让?结局的时候爷爷的道歉貌似是一个原因,但在此之前中间有个细节是,全家都在劝奶奶没有作用的时候,一个孙子打来的电话让奶奶哭了,奶奶不离婚是为了顾全孙子孙女的成分比较大,爷爷的道歉只是起到了补充剂的作用。
电影标记是喜剧片,但却是隐含着悲剧。一个大家族,外表看起来和谐美好,但是有多少忍让和放弃在其中?个人的梦想和追求,到底多大程度跟整个大家族一致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