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每个周五都是个好日子,尤其是对美国公司上班族来说。这一天可以穿着休闲,每一个人都心藏着终于快到了周末的暗念。从中午吃饭开始,大家就会开始前戏。三五成群的,都会撮合着走远一点,凑的人多一点,找个好吃的地儿,坐在一起,展望下周末如何度过,也可以牢骚下公司近期的发展。或者说,周五是上班族的冰镇青啤。
而翻看权限许可范围内其他部门存留的文档、资料,是布兰克曾经有的一个周五的小爱好。公司大了,总有一种螺丝钉的感觉,呆的越久越深感一个公司的步伐前行的多么艰巨,也越发认清一个公司的精密。
布兰克所在部门在找个周三的时候就宣布周五晚五点大家一起喝酒聚餐。团队建设始终都是重要的不是?果不其然,四点刚到就开始人头躁动了,大家彼此都玩笑着喝多少,能喝多少,谁来谁不来…
布兰克前一天就想好了周五穿什么衣服、准备喝多少,另外如果酒吧允许,甚至还想着客制化一下推荐播放什么歌曲。
4点45分,布兰克关机,收拾背包,起身,约起一起走的三两个同事,离开公司。
公司外阳光洒满,虽然是梅雨季节,但也是难得的不热也不冷。朝着天空望去,大块失真的蓝,镶嵌着似曾陌生的云朵,此时此刻,comfortable.
突然一阵困意袭来。
“我不去跟你们喝酒了,你们去吧…” 布兰克扭头朝其他同事说。极其配合的,连着打了3、4个哈欠后,径直朝地铁走去。
布兰克决定回家。
片段二
朋友圈里新加了位同事,看来是信教的。但布兰克从来没有细看过那些镶嵌这爱心、双手合掌的温暖、积极向上的感激文字。
朋友圈的关键词是:翻看,拨动,上滑,偶尔停顿,锁屏。一套手指功夫,娴熟而又常规。
周五下班回家的心情是复杂的。可以不担心第二天的早起,可以展望下第二天的活动安排,但是却也只能安排儿女,不能想想自己能干些什么。
不过,布兰克是局中人,习惯了。
回到家,熟悉的,已经又张罗着一大桌子菜了,已经吃到尾声。小朋友们在家里嬉戏,也全然不管天气有多么热。一副三代同堂般的温暖画面。
厨房里菜屑犹如野地里的桔柑,客厅里的玩具衣物犹如单身公寓,抬头还能看到斑驳剥落的白墙皮。已经在这里住下快10年了,布兰克想。
面对这唯一的好容易拼下来的家,或者说作为概念的家中,布兰克是深深喜爱的,但对着内部的脏乱差,布兰克总能燃起厌恶感。或者要不,干脆不吃了,说身体不舒服,直接回房间躺下罢?
还是吃点东西吧。顺便习惯性的翻看朋友圈,看到那位信教同事发了一首歌,哈利路亚。鬼使神差的,点开听了。
哈利路亚,哈利路亚。一个男性深哑磁性的嗓音,不断重复着,布兰克还打开了Bose音箱。
感觉很好,comfortable.
吃了一点鱼肉,想着还是把碗洗了。
哈利路亚,哈利路亚,一遍遍的,网易云音乐驾驭着Bose音箱,环绕着这84平米的已经住了10年的深爱的家。
一旦开始收拾,总有种不把一切打扫完毕不停歇的劲儿。
布兰克开始来回收拾。锅碗瓢盆,先洗碗。这些碗也是快10年了吧,布兰克边洗边听哈利路亚边想着。
先用水冲洗一遍,然后喷上洗洁精,用海绵一个一个碗的擦洗,接着再来第三遍,用清水冲洗,一个一个叠放到一起,洗完后一大摞一起拿起来,倾斜,把剩留的水都沥下,最后放到洗碗柜里。
布兰克有一套管用的洗碗过程,也不知道是否正确,也不知道别人是如何洗碗的,也没想过要问这个问题。
接着是擦桌子,桌子、椅子,地板,水池盆…
一个小时后,布兰克环顾厨房、客厅,总算顺眼些、干净些了。
哈利路亚,哈利路亚,歌曲还在环绕。
布兰克垫着脚走进刚刚擦过的瓷板地,把那些瓷碟一个一个拿出来,走到厨房门口,朝向客厅,两个一组,两个一组,狠狠的朝地上、朝斑驳的墙面,朝天花板,狠狠的砸下去。
哈利路亚成为了伴奏,瓷碟的破碎声成了主旋律,恩,也挺好听,布兰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