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一个地方都在变化、在演进。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离开的时间越长,年纪越大,反而越来越理解和接受这座城市。或者说,慢慢的开始接受所有的看不惯,并开始理解。
对于仙桃这座五级县级城市而言,最初的窥一斑来源于父亲。他总是说,要努力脱离这个城市,这里充满了不公平、狡猾和好面子,往北走,能留在大城市最好了。其实,他说的或许就是北京吧。
虽然事与愿违,我还是留在了一个南方城市。但是,对于湖北来说,对于仙桃来说,我仍然充满着不一样的感觉。
心理学说,教育焦虑源于对控制的失控和控制的不负责?
1. Hi-You-You 切克闹
我们一家在准备包粽子,爸泡了粳米,然后让我和姐去买粽叶。结果姐买好了,奔跑着回来说,卖粽叶的说粳米不能泡太久,清洗几遍就好……尴尬的我们,只得赶紧开始:
- 洗米
-
烧开水
-
剪开粽叶的根
-
开水过一遍粽叶
-
往米里加枣和葡萄干
这时,那位卖粽叶的直接来到我们家来了,她要确保我们的粳米没有再继续泡着才放心离开。
社区生活一个片段,很有意境。邻里之间,是我不曾体会过的。或者我已经不记得了。
我跟姐笨拙的包着粽子,有的破口,有的线系不紧,有的包瘪了……比较尴尬中……
这时,对面小楼里飘来You-You 切克闹的人声。
我问姐,对面在学说唱?
姐鄙视的说:对面这样很久了,好像是个神经病……
我竖起耳朵的了一会说,这就是在练习说唱啊?抑扬顿挫的语调,还能感觉到落字的押韵……
姐又加了一句:不知道,就知道是个骂人的神经病……
我忍不住了,心想,看来姐是不懂啊,这就是小县城里的藏龙卧虎啊!
我刻意走到厨房后面,这样听的更清晰些。
多听了几分钟,便觉得问题所在了。
对面一小伙在直播,估计是在某个说唱直播里跟人对骂抢关注和流量呢……
他有一些说唱底子,但是整个过程的说辞都是极尽骂人之力,各种骂人问候的话都在那来来回回。
这个听起来是比较囧。我们这的房子都是独栋的小楼,大夏天的都开着门,他的这些直播估计邻里之间都能听见,所以如果不细听,不太了解直播的人,肯定以为这屋里住着一位神经病小哥。
2. 砖瓦工一天240起,房价5200起
五级小县城,也在积极推动城镇化,土地资源在这几年迅速变现,并拉动配套消费。
比如县城下面的镇里,不开设高中,把好的教师队伍都挪到市区,让农村人产生焦虑,要么凭借几辈子积蓄到市区买房,要么只能早早让家里的娃出去打工……或者两者结合起来。
商品房都动辄三十几层,都是大平层,市区也车水马龙,每天都堵车,人都很友善的闯红灯,摩托车自行车机动车觥筹交错,滴滴巴巴很是热闹。
天气一热就找不到工地上的砖瓦工,一个项目层层转包,也不会考虑加多少钱再找工人,大家都互相耗着,看谁坚持不到最后:工地总要完工,而没有正经工作的工人们暑假前总要搞到一笔钱用于娃儿开学充值换手机。
3. 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在这个小城市也越来越多了,早上五点多家门口的摆摊集市上就可以看到很多人骑着黄的、红的共享单车来买菜。
无意看到一家的改装车就是把ofo的共享单车改装加上儿童座椅搬到了自家客厅。
现在正是吃玉米🌽的季节。我们这称呼玉米为苞谷,一块钱一个,流行纸币而几乎看不到硬币。
不管老百姓怎么看待共享单车,但是毕竟除了以骗钱的名义所推行的共享集资什么之外,单车共享也是一种很实在的新观念得以推广普及到这个小县城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红旗飘飘
带着兮兮去郭河镇玩了一天,沿路看到很多变化,土房少了,绿化多了,很多小楼也都翻新了。但是印象最深的,还是好多的红旗飘飘。
镇上每隔一段距离,估计是每个村都有党群众活动中心亦或是工作中心?高耸的五星红旗,围在一个小院落里,粉刷墙面积极向上,严肃而又不缺生活,口号而又接地气,但也不缺时代感。
是的,让人有时代感。似曾相识而又没有违和感,那首歌怎么唱来着?跟着感觉走,请抓住梦的手……
感觉到了,而梦就是中国梦罢。
——————————
D3008列车上正在广播:Since this is no smoking train ,please do not smoke on this train.
我听着挺有意思,想到在豆瓣上看到的一句介绍邪典电影的话:
我不总是好的,我也是坏的。
我又加了一句,我不总是坏的,我也是好的。
好运,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