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含有”中台“两个关键字的文章,一定要拜码头,以马老爸开头,否则文章没法开头。然后,一定要先申明结论:企业开始“好”中台系统。接着,抛出三大宝剑:业务中台、技术中台和数据中台。

学习的越多,越觉得,一个以产品经理角度出发的中台架构设计,如何适配于所有企业?适配于一个大型非纯用户产品服务的非平台企业?或者反过来说,一个大型非纯互联网企业,哪些部门可以借鉴中台架构,而哪些部门又可以采取甚至实施中台架构?投入产出平衡点在哪里?

那句古话说:短期内被高估,长期又被低估的措辞,是否也适用于中台?

从咨询实施公司的角度来说,应该树立这样的概念和印象:中台是一个思维,是一个围绕着微服务架构设计的思维方式。一个思维方式要提炼出一套方法论再开始大面积“灯塔”效应或许更有效果,90年代的SAP正是以“灯塔”,席卷了制造业,从而迅速成长。BAT的措辞显得着急了一点?所有的中台文章,都以企业泛称,给出一个所有企业都可以实施中台的印象。

或者,新零售,就是阿里的方法论?或者,阿里现在就在急着找属于阿里的行业“灯塔”。

阿里首先是一个平台公司,然后推出产品(阿里云),接着推出行业服务,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让人联想到华为。华为首先是个卖产品的公司,然后涉及服务咨询,接着搭建平台。

或者,阿里的行业服务,也只是在feed产品和平台,使得其平台更大?更有行业跨度?

看看阿里网站上6000多个招聘职位,已经显示出了这种野心。

或者,看看人家的招聘信息,也能学到点什么。囧。


 

天猫技术部-数据产品专家-行业&供应链平台
岗位描述:
1、与业务方的密切沟通,深入分析业务经营的现状特点,洞察出行业特性,形成有效的数据分析模型,设计出基于大数据的商业化解决方案;
2、负责全域数据和应用产品的数据体系的规划和建设,通过数据+算法+工程化能力,处理和萃取数据,让其成为应用和产品的能源;
3、负责数据平台的规划和建设,包括数据仓库、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处理自动化体系的建设;
4、保持创新和活力,并注入到产品中,使得产品不断保持互联网时代的敏感度,业界领先,富有朝气和引领性;


 

淘宝-新制造产品高级专家
岗位描述:
作为阿里的五新战略(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之一,新制造将和天猫、淘宝、lazada、AliExpress、阿里云、菜鸟、蚂蚁金服/支付宝、钉钉、飞猪等紧密合作,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和个性化升级,为商家(B类用户)提升口碑,为工厂提高产能利用率(reduce cost),为买家提供质量更好的商品。我们希望,新制造就像勤劳的小蜜蜂,无论神马商品都可以制造,从而让广大用户在互联网上不但可以获取优酷等优秀的文娱服务,还可以获取到各种质量上乘的商品。
随着新制造时代来临,阿里也将推动传统制造行业的变革,未来消费者需求更趋向多样化、定制化,行业需要有解决方案可以支持大规模定制以及智能化生产
1. 分析新制造的行业趋势,并构建符合其要求的企业管理、设计制造等相关产品;
2. 分析新制造行业的核心需求,充分考虑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应用(数据&算法&AI),搭建领域产品的架构、模型;
3. 对内协同阿里云、菜鸟等产品&开发团队,完成各领域产品规划的实现和落地;
4. 对外引入软硬件合作伙伴,构建平台体系,促使产品形成一个开放、互惠的共享闭环。


 

天猫新零售平台事业部-CRM咨询服务专家-智慧门店-杭州
岗位描述:
业务介绍:
天猫新零售平台事业部-服务中心,承载了阿里巴巴新零售拓展的使命,推动商家从线下向新零售全方位的转型。我们探索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领先于其它各互联网平台及服务商的新零售解决方案,实现大数据驱动下的人、货、场整合,使线下智慧门店基于互联网化之上,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达到消费者的体验创新。
职位描述:
负责帮助商家建立新零售体系下的会员运营体系和IT系统,赋能品牌可以在新零售环境下运营自己的消费者,提升消费者在新零售门店中的活跃度和购买率。
1、深度挖掘各行业不同类型的新零售客户需求及IT系统需求,制定行业化的CRM解决方案,并推动产品实现;
2、通过与公司各部门、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打造CRM产品的影响力,赋能商家能够更好的运营客户,增加消费者和商家对阿里新零售平台的粘性;
3、参与重点商家CRM会员项目规划、实施,打造出重点商家的showcase沉淀成为行业的标杆打法,并且复制到行业;
4、真正实现线下智慧门店消费者的可识别、可分析和可触达,提升智慧门店的活跃度和动销率。

岗位要求:
行业背景:
1、在零售领域有过数据应用、或客户数据分析的项目经验,对美妆、快消或者服饰行业未来大数据应用场景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2、了解零售行业CRM,深刻理解品牌商家在客户关系管理上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有作为乙方的CRM服务经验,或有品牌CRM的实操经验;
3、对数据较为敏感,可通过分析数据快速找到智慧门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


 

我的微服务架构设计的知识贫穷早已经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这套中台,或者应该早已脱离字面意思,已经深深的被CIO、IT总监们提炼出了精髓而我还停留在学习阶段而不自知。

数据存储平台。统一规划,定义标准要统一。每个部门的指标和操作、运营模式完全不一样,这个指标要层层转化、适配到每个涉及部门,否则很难统一。言必称坪效和平效,说哪类企业才能唯这两个指标为马首?一个街边店?还是一个跨国公司?
技术平台。Iaas到PaaS,要么投身BAT,要么自建。反正是必须的。IaaS已经比较普及,而PaaS成为下一个需要普及的点。big data, AI,持续交付,应用监控,资源调度,服务框架和后台服务。每一个都有搞头,而每一个又都是要动全身、大象跳舞般的刺激。
业务平台。核心业务层要形成服务,则必须先“服务化”。可以微服务,或者针对传统企业,先模块化,再服务化。这是一个比较痛苦、比较长的演进过程。因为企业的投入产出,因为研发能力,因为前端的形成、培养。

公司的投入分两种,一种是投向有偿服务,一种是投向无偿服务。

我理解的中台,是围绕着有偿服务的微服务架构设计,服务化的中台能赋能灵活多变的前台,从而从前台获取有偿服务,以弥补或获取投入中台后的产出。

如果你问一下Amazon的报销系统如何,问一下阿里的ERP纳入中台没有,问一下他们的投诉中心、客服中心人工智能程度如何……被问及的人会微笑,因为那是公司里的无偿服务,有时间有资源可以做,但不在priority上。

活到老,学到老。今天,你中台了没有?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